2)第九章 新年快乐_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还可能下狱关上一阵子。

  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一怂,退后一步。

  “裳读书之时,最为钦佩范文正公。”

  “范公文满天下,乃我辈学子表率,不必多说。”

  “戍边西北之时,更乃国之柱石,万军一剑挡之。”

  苏墨淡淡一笑,慨然道:“如今西夏蠢蠢欲动,金辽虎视眈眈。黄某虽一介书生,也当居安思危,强健体魄,立报国之志。”

  “好!说得好!”“吾辈读书人,正当如此!”

  几名书生听得一怔,同时称赞道。

  作为现代人,对于古代的书生,往往也有些偏见的。

  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觉得文人只会想点鬼主意,拖拖后腿。

  保家卫国,开疆拓土,都是武将的事情。

  在某些时代,可能也确实成立。

  但,宋朝,却是个神奇的朝代。

  以文制武,文人论兵,都是宋朝的特色。

  书生意气,可挥斥方遒,胸怀天下,继往开来!

  亦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立不世之功。

  虽然,大多数书生并没有军学的才能。

  很多身居军机要处的文官,确实也不懂兵法不懂谋略,没有战场经验。

  这也导致北宋的军事在后期出现积弱的情况。

  但,这群书生显然没有这么理智。

  这个年纪,他们将自己代入的都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之类的天纵之才。

  顿时,觉得苏墨说的热血激昂,极为在理。

  【试炼者当前行为在士子中造成小范围影响,提高些许知名度,获得2点积分。】

  几乎同时,电子音在苏墨脑海中响起。

  “还不错,这番表演没有白费。”

  苏墨心中一动。

  他也不知道,是买了武学册子,还是借机抒发志向,导致蹭了点积分。

  也可能,兼而有之。

  但,看起来,总不是坏事。

  如果他不考科举的话,确实也不用这么多废话。

  拿了书,转身便走即可。

  但,他现在天命任务是进士及第。

  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尽量扬一点名,增加一点名声。

  将自己的人设,尽量弄的胸怀大志一点。

  万一,传进徽宗皇帝的耳里,加深一点对自己的印象。

  就非常划算了!

  毕竟,历史上,黄裳就是被皇帝看中,钦点的状元。

  说明,“简在帝心”这种盘外招,还是很实用的。

  反正,称赞几句范仲淹,也算不上违心。

  这位范老夫子,本就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

  文满天下,谥号“文正”,乃文臣之极。

  戍边西北期间,更是屡败西夏大军,一手培养出狄青、种世衡、郭逵等名将。

  生平行事,为国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显然,还是受得起,他这几句吹捧的。

  “想不到冕仲有如此志向,佩服佩服。”

  “不过,习武实在非我所愿,还请冕仲饶了我吧。”

  李琦苦笑了一声,将书还给了苏墨。

  他身为官宦世家子弟,倒是没这么容易冲动。

  对于文人带兵的弊端,他也心知肚明。

  但,这种事情,知道归知道。

  丧气话还是不能乱说的。

  “嗯,子荆兄,新年快乐!”

  苏墨接过书册,微微笑了笑。

  对方身为京城大少,若要练武,应该有人脉,能找个武林高手。

  苏墨也可以请教下,省得走弯路。

  不过,这李琦实在不愿意练武,那也就算了。

  他自己练也就是了。

  苏墨对于黄裳的练武资质,还是挺放心的。

  “新年快乐?”

  李琦怔了怔,思索了一下,展颜笑道:“快者,喜也!乐者,悦也!这两个字连在一起,颇有意思。冕仲兄真乃妙人!”

  “子荆过誉了。”

  苏墨将书递给老黄,淡然道。

  从李琦的言谈来看,还是很正常的。

  应该,并非试炼者扮演的。

  当然,如果自己出门就遇到了影帝。

  那苏墨也无话可说。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