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虾夷两三事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虾夷两三事

  御恩奉公才是武士道的核心,对于一帮把身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提刀砍人的暴力团伙而言,没有封赏又怎么能要求他们竭诚奉公呢?

  镰仓前期,后九年战役时候。朝廷为了节省恩赏把奥陆的征伐定义为私斗。

  是源义家冒着被朝廷治罪的风险,把打下的土地封赏给了前来参展的各家武士,收拢这群手握暴利机器的武士们的人心,为后来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建立了基础。

  承久之乱时期,北条时政带领坂东武士上洛,废掉三位天皇,把朝廷公卿的三千多座庄园没收,分配给御家人们,这也是后来御家人后来眼睁睁看着北条家拥立宫将军,迫害源氏一门而无动于衷的原因,北条家给的实在太多了。

  旧时代的御恩奉公,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利益交换,你想要马儿跑得快,哪能不给他们吃上号的马料?

  而江户时期那种,一味的要求武士毫无保留的听话和付出的武士道,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存在,你不给我好处凭什么让我给你卖命?

  最终的结果就是江户八万旗本在面对农民抗诉时候,都没有人敢于挺身而出,为将军评定民乱,这种窝囊兵你还指望去打新政府军?并间接导致了江户幕府的终结。

  江户幕府的结局仍然历历在目,秀家当然不会做出掘了自家根基这种事情,这也是秀家竭力制止花房正幸等重臣想要上交部分俸禄的原因。

  秀家见家中重臣已经没有反对之声,回到御阶之上继续安排。

  “美作守,你正好在五国交界之地,伯耆、因幡、备后、等国,土地较为贫瘠,常年有流民越境画地自囤之事情。以前出于友邦和睦的原因,多会遣返,今年开始所有越境百姓一律收录本家,赐予露田和钱帛,要求他们承担一部分本地领民的土地耕种。”

  其实在战国时期,领民就是第一生产力,各家为了争夺别家的领民出了很多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北条家的五公五民的田税政策。

  在西国,宇喜多家也是实行五公五民政策,而周边大名普遍是六公四民,这也导致多有别国领民越境到宇喜多家领内讨生活。

  西国停战之后,毛利家与羽柴家关系较好,秀家也象征性的将部分领民送还给毛利家,至于因幡伯耆的大名,本就同在羽柴帐下,自然也要维持好关系,因此所有越境的领民都被送还。

  但是此刻宇喜多家刚刚占领赞岐,赞岐之地经过八年乱战已是地广人稀,迫切的需要新领加入开垦荒田。

  再加上美作、备中人力的征召,秀家已经顾不得所谓的门面,鼓励冈利胜从外国多收新民。

  至于新收的领民自然不能就近安置,秀家准备全部运到赞岐去开垦荒地,这样如果毛利家或者其他羽柴家大名前来询问的时候,可以让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