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元亲兵围中西城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片刻,最后还是谷忠澄开口建议道“八龙王神社往东有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这条小路据说可以通往井川城,不如我们问下当地的猎户或者药农,由他们带路经井川城从三好城出,自阿波国从背攻击北山的羽柴军?”

  这条路是后世连接阿波、土佐的重要山道大利辻线,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仅有与三号城相连的东段算是有了最初的土路,将四国山脉内的偏远村落与阿波国主流社会连接在一起。

  前面我们说过,阿波国的地形被赞岐山脉和四国山脉夹在中间,整个地形呈现喇叭状,其中四国山脉可以说占据了阿波国2/3的面积。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山里就没有城町、村庄了,确实,相反,阿波国内有相当的人口就生活在四国山脉之中。

  相比较平原地带,由于日本的领主们对于住在山窝里的人缺乏足够的行政力进行管束,这就形成了许多个大大小小半独立的惣村。

  没人能说出惣村具体形成的时间,普遍认为是随着旧有的庄园制逐渐被在地农民蚕食,有些比较强大的“名主”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豪强后,另外一些没有领主一家独大的地区则演变成由平民自治的“惣村”。

  他们的领导者有些是世袭的“沙汰人”,有些则由惣村议会选举产生的长老,被称为“乙名”。

  往往会由2~3个惣村形成庄子互保,由个村选举出极为“乙名”举行议会商议村中事务,而非由领主独断。

  这些惣村往往存在于领主势力触碰不到的地区,比如四国的群山之中,就连琵琶湖中的小岛上也存在着类似菅浦庄的惣村联合庄。

  平安时期,由于领地分散,领主对领地掌握不足等原因,领主们尽管眼馋惣村的劳力和税收,但是确实对于直接治理感到有心无力。

  因此,惣村即便是在领主的势力范围内,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不会为领主提供劳役和兵役,定多定期上交部分税款,算是一种共和制的自由村。

  但是随着室町幕府建立,足利家将各国统一的分发给守护大名,极大的增强了守护大名的实力,守护大名对于惣村的容忍度就小的多了。

  在领主们萝卜和大棒的同时作用下,原本的屠龙者终成恶龙,原本由村民共同选举产生的“乙名”接纳了官府的招安,成为了时代相传的地头武士,再上面的庄头则摇身一变成了领主的家臣,握有领地的豪族。原本为了躲避领主税收而自发形成的惣村,逐渐被同化成领主管辖下家臣众的领地。

  进入战国时代,惣村再次出现,这次大多是为了躲避战乱的百姓自发形成的村落,四国、纪伊的山地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大开发的。

  此前提到的井川城最初就是最初的惣村组成的井川庄,在这片官府管辖不到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