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秀家妙计检土佐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秀家妙计检土佐

  秀家在处理完外交的问题后,就需要处理刚丰城和土佐的问题了。

  说土佐一地并不准确,实际上秀家是要对四国进行初步的安排。毕竟秀家本领并不在这里,四国军团内的大名也大多不再这里,对这里不能形成有效的统治。

  虽说秀吉已经将四国的分配权交给了秀家,但是此刻战时刚刚结束,军目付都还没有统计好军功排序,秀家对于四国领地的划分自然是无法进行的。

  不能划分知行,不代表秀家不能对其进行代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美浓、尾张、伊势之地都有秀吉代管,真正的分封还没有进行下去。德川家康倒是在准备三河国领地的迁移和清理工作,准备等待秀吉的交接。

  对新领进行代管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在进行分封之前对其进行检地,以便摸清这块领地的真实情况。

  但是,因为旧日本那可怜的文官数量以及运行体制,想要由主家在战后先代管,待摸清实际情况后再行赏赐是不现实的。

  因为日本战国早起,大小战事不断,主家需要家臣快速掌握信领为主家提供军役状,先代管再赏赐的模式会拖延战力形成的时间,不适应战国时期高密度的战争。

  再加上自古以来就有赏赐不过时的说法,战国时期武士都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打仗,难保明天不会命丧战场,又怎么可能愿意等上几个月等主家摸清新领后再行分封呢,你能保证那个时候你还活着吗?

  故在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家臣进行封赏,在后续视情况由主家下派专员在家臣的陪同下进行捡地,一旦发现实际领地比表高有差异的情况,会在之后的叙功封赏中进行腾挪。

  比如今日打败了敌人甲,占据了甲的领地,某武士获封知行1000石,在之后的检地中发现实际石高是1500石。

  那么在下次击败敌人乙后,某武士的功勋可以获封1000石,但是由于其检地后的实高已经比军役状高了,于是会在新的知行状上写加封1000石,但是实际只新拨给他500石的领地。

  但是由于人性的贪婪,在主家对一些比较强的家臣掌控力降低后,家臣往往会在知行上报上进行隐瞒,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山区中有许多村子,会开垦梯田进行耕种,但是如果家臣刻意隐瞒这个村子的存在,主家派来的检地奉行不可能为了检查你而特地去爬深山老林。

  羽柴秀吉时期,关西毛利家、四国长宗我部家、九州岛津、关东的宇都宫、佐竹、东北的最上、伊达都对领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隐瞒,这些大名在太阁检地的实际数据需要左右进行数据修正。

  (土佐8万石的特例,太离谱了)

  这其中似乎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人家都是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