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与藤堂高虎的婚约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下町相会,秀家当时只有1500石知行,秀家直接拿出1000石延揽了藤堂高虎,并且喊出君臣同俸的口号。

  时至今日,秀家已经继承宇喜多家多年,宇喜多家如今也已经是西国百万石的大大名。

  君臣同俸这种话自秀家成为家主之后就已经不可能实现,藤堂高虎也明白这种想法不切实际,现如今获封2万石知行,成为宇喜多家内部新参众笔头已经是秀家开出格外优待的条件了,因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很多人都觉得藤堂高虎此人没有原则,是一个不忠于主公的小人,原因是他一生换了7/8个君主。

  实际上藤堂高虎每次更换主公多是因为这些君主落败或身死之后,从没有在为主家奉献之时背离过君主。

  历史上藤堂高虎的旧主津田信澄之子昌澄在大坂夏之阵时作为丰臣方与德川家交战,战后就是因为高虎的请求而保住性命,日后转入德川家之下仕官。

  当然这种观念在鼓励为主家献身的当时依然被视为异类,但是秀家却能接受这种人才,甚至觉得一门心思跟着主家徇私的人都是愚忠,不值得被重用。

  实际上从藤堂高虎之后表现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足以信任并且能力出众的武士。

  别看着宇喜多军这么多年来百战战胜,宇喜多家领土不断扩大,其实宇喜多家内部存在许多问题。

  最重要的莫过于宇喜多家缺乏一个可以统领偏军独当一面的统帅,每次都必须由秀家亲自挂帅。

  关原之战和之后大坂之战的表现告诉我们,明石全登或许是一个选择,但是其本身天主教徒的身份让秀家非常忌讳。

  历史上宇喜多家骚动的本质原因,就是净土宗不布不施派与切支丹之间的矛盾的集中爆发,恰巧切支丹大名许多都在家中担任文职,因此才被人披上了武斗文御斗争的外皮。

  实际上在宇喜多骚动发生之时,许多文御派内部的佛教徒都加入到了逼宫的行列中,本质上是通过向君主宇喜多秀家逼宫的方式,将切支丹势力赶出吉备三国。

  明石全登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能被秀家任命为最后一人家老笔头,充分说明了其内政势力;能被秀家全权授予关原之战的统帅之权,充分说明了其武斗能力。

  可是即便是这样,现世的秀家并不如历史上一般亲善切支丹,甚至领略过切支丹恐怖威力的秀家对此讳莫如深。

  秀家迫切的需要一个替代方案,在自己今后被迫和切支丹割席之后,宇喜多家中有人能顶替明石全登成为抗大旗的存在。

  总管现在宇喜多家内的家臣,秀家只看到了藤堂高虎一人,这也是秀家有些无奈的选择。

  有的时候,秀家确实非常羡慕德川家康,德川家能在他的带领县下,先后拉出酒井、石川,神原、井伊、本多等独当一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