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6章 秀贞与杏子的婚礼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你或许可以说这是德川家康故意搞得,东北大名是在他的影响下联名上书的。

  但是如果上杉家没有先一步作出制造紧张度的举动,又怎么可能落得其他大名手中的口实呢?

  再来说,当时联名上书的大名中,除了蒲生、伊达等东军大名,还包括后来西军的佐竹义宣。

  如果不是上杉家的举动确实影响了周围的人,怎么可能连后来的盟友都署名上书呢?

  而德川家康真的很给上杉家面子了,让他到大坂讲述原因就行,面对这样的顶级大佬,最后结果很有可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警示一番罢了。

  毕竟从后来的文献和历史考据来看,德川家康的北伐上杉和关原之战很明显是草草出战的,由于提前没有作出准备,不得不倚重丰臣系的大名。

  如果德川家康早有准备,这是他一手导演的大戏,德川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战后的分封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那么上杉家面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什么呢?

  洋洋洒洒数千字的《直江状》直接打在了德川家康的脸上。

  要知道当时德川家康是担任五大佬笔头的职务,他向上杉家送去的问询函是由丰臣家的押花的,是有他和其他3位大佬押花的。

  根据秀吉定下的规矩,只要有5位大佬之4的押花,就代表其具有和自己等同的效力。

  换句话说德川家康是以丰臣秀吉的名义,非常正式的送了一封信去会津,告诉上杉景胜“你不有什么事情你到大坂来讲清楚,要搞得大家这么紧张。”

  直江兼续的举动,实际上等同于打了丰臣秀吉的脸面,等同于对丰臣家宣战!

  这也是为什么北伐上杉时候,丰臣家谱代大名踊跃参加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眼中,上杉家才是叛逆!

  不要给上杉景胜不上洛找理由,当时的德川家康还没有牛逼到控制大坂京都的程度,彼时的大坂和京都相当于各方势力的中立场所,各方的安全都是可以保障的。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直江兼续的“作”才造成了关原之战的发生,如果他不那么跳,或许丰臣家还能多延续几年。

  而在后来,石田三成起兵之后,打出德川家康是祸乱丰臣政权的罪魁祸首之后,对德川家康的统治威望造成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从此反身先与石田三成进行作战,以维护自己的出师之名。

  而我们的直江兼续面对这些情况,并没有选择出击绊住德川家康为石田三成争取时间,而是收缩回去,打周边的大田原、最上、伊达去了。

  直江兼续的选择不能说不对,毕竟任谁都没有预料到这场牵扯到天下大名的战争居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但是根据现在对须田满清之子须田长益的书状考据发现,直江兼续在那时候收兵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要求遵循出师有名的准则。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