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0章 冈山城内育土豆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绩挂在陈益和陈振龙两人身上,一来有《大理府志》和《云南通志》为地方性刊物,传播性不广;

  二来是因为作为府志和省志,主要负责记录大事,番薯传入以及其形制描述都是粗略一笔带过,不似《金薯传习录》中描绘的这面详实,又没有人家会进行传记美化故事,因此传播度不高。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放到显然依然还在发生,同样是描绘扫除广东博社村制毒故事的纪录片无人问津,进行医术美化之后的《破冰行动》却广为人知。

  我们从欧洲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欧洲人最初对玉米的重视程度因为《圣经》的缘故,与番薯和土豆是不同的。

  番薯和土豆因为果实长在低下并不被人所重视,更是厌弃的存在,土豆最起码开的花还算好看,你番薯有什么优势,好让欧洲人禁运?

  事实上根据历史记录,真正解救欧洲粮食危机,最终使得欧洲粮食增产的正是土豆。

  以爱尔兰为例,土豆的传入使得爱尔兰的人口从87万飙升至工业革命前的600万人,要知道爱尔兰最初可是一片连英王都嫌弃的凄凉之地啊!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番薯少糖而多淀粉,人是不能将淀粉消化为碳水化合物的,因此番薯虽然能给人以饱腹感,但是并不能为人活动、劳作提供足够的热量。

  土豆虽然有与番薯一样的问题,但是土豆在其他营养方面比番薯强好多,包括钙、磷、铁、钾、碘、胡萝卜素、硫胺素(维生素B1)、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吃土豆虽然碳水依旧不足,可以对于当时物质紧缺时代的人们而言,他们很难从其他食物摄取到这些必不可少的营养,而土豆一种植物就完美的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或许土豆确实缺乏维生素A,但是欧洲人普遍喝奶,而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与土豆进行了完美的营养互补。

  这也是为什么土豆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中,被世界各地如此推崇的原因。

  你现在去翻找中外文献,欧洲对于番薯的记录寥寥数笔,从来都没有重视起来,反而番薯的记录在中国比比皆是。

  我们不否认番薯在大灾之年确实有使人活命的“恩德”,但是从植物学和营养学角度上来说,番薯的种植的性价比是远远不如土豆和玉米的。

  事实上秀家在虾夷开拓受阻的时候,就想过从大名和吕宋引进美洲的玉米和土豆,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引进番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番薯并不耐寒。

  而土豆就具有其不具有的适应性优势,土豆除了盐碱地外的所有类型土壤中生存,包括沙地。

  能从容应对低至5℃高至30℃的日均温度,而且对水量的需求也很少,完美契合了像虾夷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种植环境。

  想要在北海道这样的环境种植下来,只能平地种一年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