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洛中速回冈山议大事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当他们作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晚了,关东的粮价已经高的离谱,有的地方的粮食已经涨到了与金同价的地步。

  面对眼下这种情况,如果照例以贯高制向领民收缴赋税,民众只需要转卖很少的粮食就能交上税,可是凭借这些钱财北条家却买不到粮食啊!

  还记得此前说过贯高制大名在秋收时候收粮的便利吗?

  虽然官方对贯高制和石高制在统计的时候只是进行纸面的计算,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秋收之后粮食在短期内增多形成买方市场,农民为了筹集税前只能用低价卖出更多的粮食。

  而大明和领主们在收到税前之后,再用低价从座商手中购买比标准石高制更多的粮食,这部分粮食即便不吃,待到明年春黄不接的时候拿出来卖也是能赚得一大笔利润的。

  可以说无论是日本的贯高制,还是明朝的一条鞭法,本质上是简化了征税的流程,但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作为等价货币的时候,反而是一种坑害农民的法律。

  此外石高制比贯高制更加灵活,比如某个小村子在深山里没办法种地,但树木多盛产木炭,那么可以用木炭来抵消地租,每年只需要上缴一定的木炭就行了,仅有的一丁点土地种出来的粮食留给村民们自己吃。

  但如果是陈旧的贯高制,那么农民得自己把粮食以及木炭背出山区卖掉,并且换成钱来给封建领主交税,古代又没有高速公路,这一路上消耗的粮食和人力成本可是很高的,弄得农民苦不堪言。

  比如你作为一个农民,领主要你给我20人民币作为交税。

  而你农民手上只有日元,所以伱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给我,但市场上人民币少,你用17日元兑换不到,可能要用25、30元才能兑换到,这样你就要多付出成本才能完成交税。

  或者我领主仁慈,表示收日元也可以,但老爷我到京都兑换也要手续费,所以你不能给我340日元,而是要给我500甚至600日元。

  你是农民你肯接受?

  贯高制本身就是从镰仓时代、室町时代遗留下来庄园制经济的残留产物,计算出来的土地税是虚的,总之你可以理解为时代的眼泪,等到了安土桃山时代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相比较西国,关东地区更加复古,对于压迫接受程度更高,对于武士阶级更加敬畏。

  因为很多普通民众在几百年前都是被征服的阿依努人后代,数百年来就被灌输被压迫的思想。

  而西国不一样,民众大多都是大和民族的后代,千百年来下来一揆了一茬又一茬,西国的领主早就已经受不住了。

  特别是应仁之乱之后,如果领内发生一揆很有可能被周围的豪强找准机会摘了果子,最后彻底失去领地。

  这就使得无限制的压榨普通民众已经不可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