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 上野奇袭(十三)血的成人礼(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日式铠甲的健全化和美观化与战争形态、武士文化的发展,一骑讨成了战前双方一种非常重要的鼓舞士气的手段,甚至可以成为占据的关键。

  但是到了镰仓时期,作战形态从之前的徒步打变为骑射战,就是双方骑在马匹上互射,所谓的“一骑讨”的说法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下来的。

  可惜的是这种文化刚一形成就走上了没落的道路,随着元日战争中遭到元朝军队军团集群阵战的痛击之后,有些日本人发现外国蛮子根本不跟你玩什么武士文化,不和你讲什么武士之间的浪漫。

  加上后来的战斗都是集团战为主,即使还会有零星的单打场面都不过是少数,兵士们大多都争相抢夺斩获敌人的首级或鼻子、耳朵作为军功,根本没有时间去顾面子、名誉了。

  毕竟砍到手里的首级才是真的战功。

  至战国时代,随着战阵的成熟,长枪、弓箭、骑兵等各兵种各司其职,日本军事文化也因为武田和上杉等将领的出彩逐渐产生了战阵的概念。

  后来随着以及火绳枪的引入,更是进一步使战局增加了变化,大名又逐渐发现武士们的单打独斗和个人勇武并不是这么重要,“一骑讨”变得愈加没落。

  不过依然本着尚武精神,即便是集团战中,中下级武将之间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一骑讨”。

  比如尼子家臣山中幸盛单挑并斩杀“石见之狼”品川将元,箕轮城合战武田家臣大熊朝秀大战长野家臣、“剑圣”上泉信纲不分胜负都是其典型战例。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一骑讨”仅仅是双方武将单打独斗,且并不如词义一般,不一定是骑马对战。

  就比如今日的这个战局中,战场早就搅乱在一起,没有足够的地方供给双方摆开在空地上互相骑射,那么穴山信忠如果应战就要下马与横田大学面对面掰掰手腕了。

  “切无趣”穴山信忠吐槽了两句,不情愿的翻身下马。

  望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穴山信忠忍不住劝道“老人家要不你还是回去吧,换一个小辈上来与我过招。”

  谁承想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眼前的老将,他右脚借力踢了一脚自己的枪杆,顺势握住长枪做出起手式“看来你是真没教养,今日我便替你长辈好好教教你武士之道。”

  说罢便持枪向穴山信忠劈砍而来,穴山信忠过去学习的是竹内流枪术,是日本挺接枪的战场杀人术,但是今日他所用之枪乃是一柄套筒式长枪,所用的武斗路数也非竹内流之法。

  只见他手中的动作非常简单,只有挑、拨、刺三下,乃是上次亲眼见证立原信久战胜真田信繁之后向其学习的枪术。

  秀家本人也希望让枪能够回归这种武器使用的正途上来,因此也默许了他们的举动,甚至鼓励家中近侍众一起去学习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