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6章 侵朝兵力部署(中)目标:济州岛战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朝鲜来说济州岛是一座生存环境恶劣的流放犯人的岛屿,那些流犯死活有什么好管的,就连被派往济州岛的官员在朝鲜内部都是视作贬谪流放的存在。

  济州岛从来都不是朝鲜发展的核心,自然不会在乎这座岛是不是被日军占领。

  对于日本来说,初期的势如破竹,让他们不在乎着一座位于朝向东南的岛屿,对于日本战略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

  直到后来日本在平壤的战败,后方后勤线路被义兵阻断,以及制海权的失去,才让秀吉重视起这座偏居一隅的岛屿,他试图从济州岛迂回入侵全罗道。

  而在明朝方面,1593年10月后,当局势进入平静期时,明朝意识到济州岛除了可以阻断倭贼的补给路线,更是一个足以进逼日本的重要地缘战略据点,也是在这个时点朝鲜朝廷首次讨论了济州岛的地缘价值。

  也就是说,在1593年到1596年的和谈期间,济州岛作为日本谋取山东和辽东半岛的跳板,以及明朝遏制日本野心的据点,同时受到双方的瞩目。

  此外,从朝鲜朝廷越加频繁的向李舜臣下令“支援济州岛“,可以看出朝鲜朝廷本身也越加关注该岛的地缘政治价值。

  在日本第二次入侵的庆长之役期间,三个国家都没有改变对济州岛的关注,丰臣秀吉在1597年6月至7月下令攻击济州岛,将占领济州岛视为全面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日本水军在鸣梁海战中大败,陷入无法占领济州的局面。

  另一方面,明朝却担忧济州岛一旦为日本占领,则敌船可以自由于海上来往通行,迅速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这是基于对济州岛的地缘价值而做出的判断。

  基于同样的原因,许多济州岛的牧使和判官也都向朝鲜朝廷强烈主张,要求派遣武官前来防守。

  结果,虽然最终没有在济州岛上爆发战斗,但从1593年下半年到战争结束,济州岛还是因其地缘价值而引起了周边各国的注意。

  熟知这段历史的秀家自然很清楚济州岛对于朝鲜战略的重要性,拿下济州岛之后,便使得日本水军对木浦军港有了更前哨的压制基地,将李舜臣水军的行动范围挤压在全罗道内。

  历史上李舜臣水军之所以能大胜日军,既有其指挥得力的功劳和日军不识水纹的问题,也有日水军动员行军线路过长的缘故。

  拿下了济州岛之后,日水军完全可以以济州岛为基地,就近压制巨济岛和木浦军港。

  退一万步说,李舜臣水军就那么几艘船,他只能坐到以点破面,日军完全可以以济州岛、对马岛两个岛屿为前进基地,分别给东路军和西路军运粮,李舜臣的水军难道还能一分为二去打击两路的运输线路吗?

  只要粮食上了岸,日军的运输部队始终是有办法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