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5章 壬辰倭乱(14)朝鲜请内附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皇帝不愧是大明的中兴之主,他比那些读了几十年圣贤书却眼高手低看不起外藩的读书人更早的意识到其中的危机。

  那封秀家写的信件,他看了由看,最后还是下令锦衣卫将送情报的杨继溏找来,他要当面问清楚这份情报的来源,以及那个【丰见明】究竟是谁。

  尽管在上奏情报的时候,杨继溏依照秀家的要求进行了保密,不过也因此没有得到大明上下官员的重视。

  不是秀家又当又立,实在是大明的读书人太不是东西了,难免在和谈的时候姐姐把自己暗通大明的事情卖给秀吉,这才要求杨继溏保密。

  没想到杨继溏也真是个好汉,一个字都没有透露出去,只是说是倭国贵人透露的情报。

  后来被上面责怪虚报情报打发到了广西,现如今万历皇帝召见,却是将这个快被人遗忘的人物再一次成配角。

  深刻阅读了秀家提供情报的万历皇帝深感局势的险峻,因此在石星作出布置之后的第三天,他下令从宣大臣抽调精兵1.6万人进驻天津专待倭警。

  彼时正好有一批江南的大约7、8万石漕粮运抵京师,万历皇帝直接下旨将这批漕粮充作军粮发往辽东。

  由于秀家在情报上面说日军装备了极高比例的火绳枪,因此万历皇帝下令从福建警备荷兰的神机营中调回500人,更是将素有善于使用火器的将领陈璘调入神机营为将领。

  万历皇帝要求陈璘尽快检点神机营装备,若有确实上报工部补损,查漏补缺,若有不足上报朝廷增买。

  因倭国是岛国,不论是登陆朝鲜还是大明,船只都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了摸清楚倭国水师的清理,万历下令山东巡抚,派出船只前往朝鲜,确认倭国水师情况。

  种种迹象都表明,大明至少大明皇帝,在还没有接到朝鲜明确的请求入朝的求援请求之前,已经决心用武力评定朝鲜倭乱事宜。

  前文已经不止一次说过,在没有发现丰富的铀矿和稀有矿产之前,朝鲜这个地方对于中原王朝都显得有些鸡肋。

  而且他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每当东方出现了强大敌人时候,朝鲜的地理位置都非常关键。

  晚明时候针对清朝的朝鲜,晚清时候针对日本的朝鲜,新中国建立之后针对美国的朝鲜都都得到了验证。

  而现在,恰恰是朝鲜半岛战略价值体现的时候。

  万历皇帝非常敏锐的意识到,面对像日本这么“强”的威胁,必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因为他很清楚大名在辽东的统治,不论是当初的奴儿干都司,还是现在的辽东都司,真正控制只有辽东平原呢一块地盘。

  他好像一个公鸡的头颅远远的伸在外面,而辽西走廊是这么单薄,直面北方时和时逆的蒙古诸部。

  而在辽东平原东部,是大量的以女真为首的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