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壬辰倭乱(21)第二次平壤之战(上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黄海道,不能就近征发民夫修筑城防。

  这本就是李如松对日军战斗力的一次试探,如今既然已经大致试探出日军的战斗力,更是摸清楚了日军铁炮大致的射击距离,战术目的已经达成自然选择收兵。

  再加上小西行长的主要精力一直被沈惟敬那个骗子牵着鼻子走,甚至已经相信了他议和即将成功的谎言,自然没有精力再去修筑城防。

  经过5日的行军,大军来到安州附近驻扎,其招来平安道都体察使柳成龙问话,并听他介绍平壤城的城防结构。

  他自然认为咸镜道的加藤清正和花房正幸已经战死,直接弃守朔宁城后也逃向了王京,被义兵兵不血刃的收复了朔宁,切断了黄海道与咸镜道的联系。

  与明军这边顺利击退日本不同的是,南边8000朝鲜军在3000日军的突袭之下被杀的大败。

  大友义统直接从朔宁撤走,使得第一道防线直接出现了破口,更是切断了涟川与开城之间的联系,想要联系只能通过麻田、经积城、长湍才能通知开城,战略层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别看明军没来之前这人嘴巴狠的不行,但是在黄海道被朝鲜义兵折磨了小八年之后,他早就不是刚刚入朝时候的英武少年。

  他们根本没有得到撤兵的命令,主要还是丰臣秀胜认为明军已经包围黄州,即便派人也通知不进去了。

  眼下明军重炮尚在后方运输,眼下明军营中能称得上炮的也就这样虎蹲炮了,而在火炮没有齐备之前,李如松是绝对不会强攻平壤的。

  尽管日军尽快的将受伤的友军和尸体带回城内,但是天亮之后明军依旧在城外检获首级20余枚。

  还有重3000斤的神威大将军炮,以及重7000斤的红夷大炮,这些都不是可以轻易随军移动的火炮,需要专门派人通过车子由马匹运到前线。

  在加上有虎蹲炮的设计,日军甚至都没有摸到明军营垒之前就付出了百余人伤亡的代价,狼狈的逃回了城内。

  十二月十三日,李如松会同朝鲜军抵进平壤城,巡视城防守备情况。

  当然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尽管日军占据平壤已经有5、6个月之久了,不过小西行长一直没有特意增筑平壤城的城防。

  能够在完全经陆路对平壤城发动进攻的只有牡丹峰山脚的西北角七星门,也就是上次祖承训突袭平壤时候所进之门,以及难道的正阳门。

  将明军军力夸张到20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战功,同时让人觉得自己真的很艰难。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这句20万明军却把丰臣秀胜下了一跳。

  随即他命人在城北树立几面大旗,上面写着“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然而作为回击的,却是牡丹峰上向山脚射下的铁炮弹丸,没想到居然还真的打伤了几个朝鲜兵。

  信件中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