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家老轮换与军备生产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场的很多家老完全可以凭借他们卓越的治理成果,获得知行上的加封。

  别人暂且不说,立原久纲代管领内财货、田亩和民力这些年来,知行上涨了40%,人口增长了一倍绝对可以获得万石以上的加封。

  但是眼下的时间线非常微妙,秀吉身体也来越差,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对日本的大名的提防心里愈加严重。

  而像秀家这样的大大名,麾下的大家老哪个不是拥有万石以上的知行的。

  根据丰臣家的法令,授予、变更万石以上的名主的领地,即便是大名家对自己的陪臣进行处置。又或者是陪臣对自己的陪臣进行处置,都必须像丰臣家上报缘由。

  秀家若是在这个时候对立原久纲进行加封,势必要上报丰臣家。到时候理由怎么说?

  难道告诉秀吉,我丰春家在立原久纲的治理下拥有了260万石的庞大领地?你猜猜看,秀吉这觉还睡得着吗?

  所以秀家并不准备在这个时候对立原久纲进行加封。而如果连立原久纲都没有加封的话,其他人又有什么理由加封呢?

  既然不加封的话秀家只能在金银上作出补偿了。家臣们领了秀家的赏赐,纷纷向秀家行礼表示感谢,随后秀家便作出了一些调整和安排。

  首先便是最为关键的,家老们负责项目的变更。

  虽然家老们在过去的6年间,在自己负责的版块表现出了卓越的成果,但是秀家深知将一个人固定在这个岗位的危害,很有可能让他和他的势力在某个方面变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中华家实行流官制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要削弱官员对这块地区的影响力,最终达到集中王权的目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流官制度也有弊端,那就是官员对自己的任官的地区没有归属感。

  又由于治理一处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使得他们更加着眼于短期的利益,对于投资时间长的项目,即便会有很好的产出,普遍也不愿意去投资。

  除此之外,流官制度下的官员更加保守。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任期只有3~5年的时间,只要这段时间不出大错,任期届满之后成绩合格便可以提升半级,这对于凶险的官场来说无疑是最稳当的路子。

  而这样一来就使得流官制度下的官员,很难会由衷的对自己任职地方的长远方面进行考虑,甚至倾向于大举借债来粉饰短期的经济数据。

  至于最后留下那一地鸡毛的负债,却被轻飘飘一句话“我们相信后人的智慧”一笔带过。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秀家在建立属于丰春家的流官制度开始,就说过所有的奉行、与力、同心每年1小考,3年1大考,5年考评优秀的人可以提升,考评下等的则会被降等。

  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届满之前提拔,当然如果在头三年考评中极其优秀,表现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