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节 缓贤忘士者 天亡之国也_大秦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况秦国虎狼之邦,如何能灭亡果真用贤的魏国应当说,谯周之论是对天命国运观的另一种诠释,因其立足于人为天亡即人亡,因而更为接近战国时代雄强无伦的国运大争观,与战国时论对魏国灭亡的评说几无二致,应该是更为本质的一种诠释。

  其四,后世另一种评价。史记魏世家索隐述赞云:“毕公之苗大名始赏,盈数自正。胤裔繁昌,系载忠正王假削弱,虏于秦政。”述赞评价的实际意思是:自立国开始,魏国便是个很正道的邦国,只是魏假时期削弱了,灭亡了。这是史论第一次正面肯定魏国。两千余年后,这种罕见的正面肯定在儒家史观浸润下弥漫为正统思潮。清朝乾隆时代产生的系统展示春秋战国兴亡史的东周列国志,其叙述到魏国灭亡时,引用并修改了这段述赞,云:“史臣赞云:毕公之苗,因国为姓。嗣裔繁昌,世戴忠正。文始建侯,武益强盛。惠王好战,大梁不竟。信陵养士,神气稍振。景湣式微,再传而陨。”此书以“志”为名刊行天下,并非以“演义”为名,显然被官方当做几类正史的史书。这说明,这种观念在清代已经成为长期为官方认可的正统评价。这种评价的核心是:忽视或有意抹煞魏国的最根本缺陷,而以空洞的正面肯定贬损“暴秦”,与三国之前客观平实的历史评判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观念,而且是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评判,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它。

  一个“繁昌忠正”的国家能削弱而灭亡,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悖论。

  历史评判的冲突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被刻意抹煞的事实。

  这个事实最简单,最实在:长期地缓贤忘士,而最终导致亡国。

  魏氏部族是周室王族后裔,其历史可谓诡秘多难。

  西周灭商之初,三个王族大臣最为栋梁:周公旦、召公爽、毕公高。其中的毕公姬高,便是魏氏部族的祖先。西周初期分封,毕公封于周人本土的毕地,史称毕原。史记集解引唐代杜预注云:“毕在长安县西北。”据此可知,毕原大体在当时镐京的东部,可算是拱卫京师的要害诸侯。之后,不清楚发生了何等样事变,总之是“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成夷狄”。检索西周初年的诸多事件,其最大的可能是,毕公高或深或浅地卷入了殷商遗族与周室王族大臣合谋的“管蔡之乱”,否则毕公部族不可能以赫赫王族之身陡然沦为庶人,其余部也不可能逃奔夷狄。其后,历经西周东周数百年无史黑洞,毕公高的中原后裔终于在晋国的献公时期出现,其族领名毕万,一个极为寻常的将军而已。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国攻伐霍、耿、魏三个小诸侯国,毕万被任命为右军主将。此战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