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换赛道的诗仙依旧生猛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凝重,“请细言之。”

  李青莲继续道:“若只是暂居淮南,以将军之能,只需率军剿灭贼寇,刑之以威,那么贼寇不敢停留于将军治下,数年之内,积功便可升迁。若是想要以淮南为根基.”

  “但说无妨。”

  “淮南处四战之地,接通南北,向南可窥江东,向北可驱颍阴,本不能为基业之所,但天下丧乱在即,将军在淮南。未必不能建功立业。”

  “淮南富庶,田亩良多,不过因为朝廷弊政,所以流民四起,盗贼丛生,剿灭不尽.”

  “将军督三郡兵事,总揽江淮,当以安民为要务,当效魏武,招募流民屯田”

  “一可军资足用,二可使流民安居,三可藏兵于民以防不测。”

  说道这里的时候,李青莲的眼神直直望向对面的李元徽。

  李元徽的脸上则是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略带微笑,而双目之间,深邃难明。

  半晌,李青莲才低头道:“李某失礼了,请将军海涵。”

  李元徽则非常严肃的问道,“李先生为何觉得,天下丧乱在即?”

  李青莲道:“圣人无故易储,又让诸皇子为州牧,必生祸乱。且天下黎庶早已苦不堪言,圣人以旧日威德尚且勉强镇压,若天下必乱。”

  李元徽没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直接开门见山到这种程度。

  这不写诗了,换了赛道的诗仙,居然能有这番见地,不说是一流的战略眼光,但最起码也算是难得的人才。

  “先生是陇西李氏,哪一房?”

  “姑藏房。”

  “哦?想不到我与先生居然同宗同族”

  两人一叙宗谱,居然是同出姑藏房,还是同一远祖。

  “我幕府之中,尚缺一记室参军,不知青莲兄可否屈尊暂任?”

  “多谢将军赏识,李某不胜感激,原为将军驱驰。”

  一番考校之后,李元徽也是大着胆子将这李青莲收入幕府之中为记室参军。

  也就是他当初给慕容颌干的活。

  其实这风险还是很大的,毕竟李青莲这些话,已经有些不臣之意了。

  但这些想法,跟李元徽还真就不谋而合。

  李四原本的打算是回到淮南之后,首先做的就是剿灭流寇,而后广修坞堡,编户齐民,分兵驻扎。

  并且修建完整的烽燧系统,以统一应对流寇,并且安抚流民屯田。

  现在江淮一带撂荒的土地多的是,有的地方甚至上百里都没有人烟。百姓因为交不起税赋和躲避沉重的徭役而四处流散。

  作为平南将军完全可以把这些荒地直接用作军屯,而后招募流民耕种,搞屯田。

  屯田制的本来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在西汉时期首开。

  汉文帝时的晁错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于边防,其本质是为了解决边境地区军粮运输不易,使边军可以自行解决一部分或大部分军粮问题,从而达到减少国家财政压力。

  但应该注意到的是直至东汉末年为止,屯田制都不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存在。

  在曹操迎奉汉献帝之后,羽林监枣祗谏言曹操采取屯田制。

  枣祗建议采取屯田制的原因是当时汉末各路军阀都是忙于征战,带兵打仗或许颇有能力,但在经济和农业管理上则都是一塌糊涂。

  加之东汉末年多有天灾兵祸,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皆以停顿,军粮不足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各路军阀。

  比如作用冀州的袁绍因缺粮,其麾下军队只能吃桑葚,控制淮南的袁术只能让军队去吃河蚌,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在汉末乃至于现在的大燕,都是富庶之地。

  富庶之地都这样,那穷地方咋办的?

  凉拌是不行了,风干呗

  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打仗打什么,打资源,打粮食呗。

  没什么比让人吃上饭,更重要的事了。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