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5章 至今千里赖通波_逍遥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西湖,王振等人早已等候多时,便是高维诺司坦妮也在一旁等候,见他的马车前来,众人互相抱了抱拳,便赶往运河的码头了

  自隋炀帝先后开凿修复了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四条运河,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大地,南达太湖流域,流经现今的京津陕豫冀鲁皖苏浙九省市的庞大运河体系,即南北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全长两千七百多公里,网络布局合理,腹地宽阔,渠道深广,是世界水利史上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

  隋炀帝之后,唐宋两朝对大运河进行了一些疏浚整修,但基本上没动土,而是享受着大运河之利。

  直到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大运河的千年日记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新建的元朝大都城内每年消费的粮食达几百万斤。这些粮食绝大部分是从南方产粮地区征运来的。为了便于运输,从金朝起,在华北平原上利用然水道和隋唐以来修建的运河建立了一个运输系统。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关系,它的终点不是北京,而是京东的通州,离开京城还有几十里路。这段几十里的路程只有陆路可通。陆路运输要占用大量的车马役夫;一至雨季,泥泞难走,沿路要倒毙许多牲口,粮车往往陷在泥中,夫役们苦不堪言。因此在金朝时候,统治者就力图开凿一条从通州直达京城的运河,以解决运粮问题。

  通州的地势比大都低,因此要开运河,只能从大都引水流往通州。这样,就非在大都城周围找水源不可。大都城郊最近的然水道有两条:一条是发源于西北郊外的高梁河,另一条是水源从西南而来的凉水河。然而这两条河偏偏都水量很,难以满足运河的水源需要。大都城往北几十里,有清河和沙河,水量倒是较大,却因地形关系,都自然地流向东南,成为经过通州的温榆河的上源。水量最大的还数大都城西几十里的浑河今永定河。金朝时候,曾从京西石景山北面的西麻峪村开了一条运河,把浑河河水引出西山,过燕京城向东直注入通州城东的白河。但这条运河容纳了浑河水中携带来的大量泥沙,容易淤积。到夏秋洪水季节,水势极其汹涌,运河极易泛滥。这样,运河对于京城反是一个威胁。开凿之后只过了十五年,就因山洪决堤,不得已又把运河的上游填塞了。这是一次失败的经验。

  然而,陆运耗费的巨大,始终在促使着人们去寻求一条合适的水道。这个任务,到郭守敬的时候才得到完成。

  针对这个情况,郭守敬初见元世祖,就当面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第三条是关于他自己家乡有地方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议;第四条是关于磁州今河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