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风正急(四)_篡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诉黄宗羲金声恒等人是无谋之辈,也不会告诉他历史上大明朝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只是淡淡一笑,“先生,金声恒反复之人,必定缺乏远见,满清主力在彼,怕是不能长久。”

  “那依将军之见,我大明中兴重任,当由何人承担?”黄宗羲叹了口气,“史道邻何败之也!”

  “史可法战败,自有其原因。”李辉在桌子上摆了几颗豆子,当做形势图,“当时满酋入关,闯贼逃匿,而黄得功,左良玉,高洁等人尚有精兵百万,当过淮河,入中原,占据咽喉要塞之地,徐徐图之。可叹弘光朝内斗不已,坐失大好良机,固步自封,将万里江山拱手送与满酋,史道邻绝非安邦重臣。”李辉的一席话,听得黄宗羲目瞪口呆,寥寥数语,竟然将是非利害说得条理分明,他略略想了一下,沉默不语。看样子是默认了李辉的说法。

  “当初吴逆三桂领清兵入关,本是为驱除闯贼,再立朝纲……”

  “与虎谋皮,愚不可及!”李辉打断黄宗羲的话,怒吼道,一拳头砸在桌子上,茶水四溅。

  “那依照李兄之见,平定天下,希望何在?我汉人真的要被满酋欺凌么?”黄宗羲怀着一点希望,问道。

  “只在我东山。”李辉指着忙忙碌碌的掘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不过江北四镇、岑港、松州、江阴几地。但所辖之地人民向上,欣欣向荣,到处都是一片朝气。”李辉颇有些自豪的说道,“暂请先生在此盘桓几日,且看我江北气象。”李辉诚恳的挽留道。

  “好!”黄宗羲也不是扭捏之人,欣然应允,在此住下,并走入各地乡村,进行深入调查。

  “百度百科弄错了,这个人还是个社会学家。”李辉得知黄宗羲四处游历,调查民情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公元1648年,农历丁亥年三月十九,虎日冲鸡。宜祭祀,修坟,不利嫁娶。

  今天是崇祯皇帝殉国四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早上,李辉带领掘港驻守的全部高级人员前往华夏英烈词举行祭祀活动,朱光昭全身素白,手持檀香,走在最前面。

  黄宗羲也受邀出席,还有约翰逊船长和沃顿船长作为外宾观礼。

  先前来献礼的是日本大名今村秋野,他代表大日本民族为崇祯皇帝献祭,之后是代表荷兰约翰逊船长,他在中国沿海经商多年,知道这是在祭祀死去的亲人,所以怀着虔诚的心情上前敬了一炷香。但是在百姓眼里看来,就是一个蛮夷小邦来朝觐大明天子,心中虚无的自豪感顿时爆棚。

  之后是沃顿船长,这个家伙,上香之后还在胸前画起了十字架,嘴里叨咕着“愿上帝的灵与你同在……”

  在黄宗羲看来,真有点万邦来朝的感觉。他点点头,看来李辉干得不错。

  重头戏出场了,朱光昭一身素服,跪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