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六章 谎言的代价_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重不足,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按照命令用不多的建筑材料修筑机场而不是防御工事。

  菲律宾方向的岛屿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一带还是日军的“绝对防御圈”的节点,日军的补给和准备是马绍尔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两处的日军无法比拟的。

  其次,更重要的是日军在马绍尔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作战时,其海军及航空兵还有相当强的实力,日军防御的重心依旧是在天空而不是陆地,比如马绍尔群岛时的“z计划”,马里亚纳群岛时的“阿号作战计划”,都是以航空兵为基础制定的作战计划。

  也就是说,日军是把希望寄托在航空兵上,甚至在马里亚纳群岛时日军甚至还希望能抢回制空权予美国海军以重创,于是对于陆地上的岛屿防御自然就不上心。

  但是,在佩莱利乌岛战役时,日军已经清楚的知道海军及航空兵都无法取胜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明确的知道守是守不住的,其战略目的就是“拖”,用陆军“拖”,于是战术风格就会出现很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完全出乎美军的意料之外,于是不管是麦克阿瑟也好、鲁珀特斯也好,都出现了很大的战略误判。

  战斗依旧是从轰炸开始,轰炸的时间不长,只有三天,但烈度却是前所未有。

  原因是佩莱利乌岛距离关岛只有730英里(1168公里),这个距离在美军b17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内……于是从关岛起飞的b17轰炸机有力的支援了美国海军对佩莱利乌岛展开了轰炸。

  这些轰炸行动及对麦克阿瑟的登陆作战的支援都是由哈尔西统一指挥的。

  哈尔西因为之前张弛的“点醒”,所以知道事实可能并不像之前会议中所说的那样,于是他在实施轰炸时就对战局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

  结果似乎验证了张弛的说法是正确的,菲律宾方向的日军在海空方面基本没有可以抵抗的力量,三天的轰炸就完全摧毁了佩莱利乌岛的港口和机场。

  于是哈尔西马上命令其参谋长向尼米兹发送了一份紧急电报:

  1、取消夺取莫罗泰岛、佩莱利乌岛及雅浦岛的进攻计划。

  2、将用于以上计划的地面部队调遣至菲律宾以支援麦克阿瑟。

  3、提前进攻莱特岛。

  这份电报没有说明原因,但其实稍加分析的话,就知道哈尔西是建议跳过莫罗泰岛和佩莱利乌岛几个岛,原因很简单……虽然这几个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会对麦克阿瑟进攻菲律宾部队的侧翼构成威胁,但日军在这里已经没有海军和航空部队了,难道让日军游泳去进攻麦克阿瑟的进攻部队?

  所以,进攻这几个岛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尼米兹却坚信罗斯福的话,也就是认为日军航空兵在菲律宾还有相当强的实力,于是拿下这几个岛就是很有必要的。

  尼米兹给哈尔西的回应就是:“进攻部队已经出发,调遣已经完成,一切已箭在弦上,无法取消。按原计划执行!”

  美军在佩莱利乌岛的伤亡已无法避免,这可以说是罗斯福谎言的代价。(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