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0章 冈山城内育土豆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0章冈山城内育土豆

  土豆这个物种当真是神奇,它起源于印加山脉,16世纪初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去了欧洲。

  但是因为当时欧洲信奉切支丹的缘故,认为和太阳一样颜色的小麦是高贵的,而果实长在黑暗的土地中向石头一样不规则的土豆是邪恶的,是魔鬼的苹果因此并不被人待见。

  但是因为土豆的长在地上的花朵确实挺好看的,再加上有蓬松的绿叶作为衬托,可以种植在院落中进行观赏,这才被欧洲贵族广泛种植。

  这一点与同样从美洲被带回的番薯与玉米的待遇有天壤之别。

  玉米因为果粒金黄如太阳因此最早被欧洲殖民者接受,至公元1511年,在中国的《颍州志》中已有关于玉蜀黍的记载,此时距离哥伦布将其从美洲带回才过了19年。

  玉米因为它具有极强的适种性,能在高山高寒地区种植的特性,非常事宜中国南方的各个偏远乡村,因此至1543年,它已经在中国南方各地被普遍种植。

  当时的全球正处于三百年小冰河期之中,传统粮食大幅减产,玉米这种最初并不为殖民者看好的物种传入欧洲之后,很快解决了粮食危机问题。

  大约稍晚事后,土豆和番薯接连传入中国,与欧洲人厌恶土豆不同的是,土豆刚一传入中国就称为宫廷御宴,而甘薯的传入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很多营销号照抄某度百科认为番薯是欧洲殖民者禁止出口的作物,陈振龙和陈益费劲千辛万苦冒着杀头的风险从菲律宾和越南偷运进来,这才养活了中国庞大的人口,把他们奉为当时的粮神。

  但是实际上欧洲禁止出口番薯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描述陈振龙运输番薯回国的,《金薯传习录》中,其于1593年5月(万历二十一年)编成。

  其后周亮工《闽小记》、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赤嵌笔谈〉、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十七都参照此故事录入,这才被广泛传播。

  但是无论是越南、菲律宾还是欧洲殖民者本身的记录中,根本没有以上记录。

  再退一步说,当时菲律宾是殖民地,越南可不是,如果欧洲真的禁运番薯,番薯又是如何传入越南被陈益带回广东的呢?

  由此可以推测,陈振龙和陈益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是可能是出于传记传奇度的考虑由文人进行了艺术美化的加工。

  事实上1563年(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的《大理府志》之中就有列举“薯蓣”之属五:“山药、山薯、紫蓣、白蓣、红蓣的记载,其中就有紫薯、白薯和红薯。

  11年后,李元阳在他主撰的1574年(万历二年)版的《云南通志》里更纪录全省9个府和州已经有别于“山药、山薯”的各种颜色的“蓣”的种植。

  后世之所以将番薯引入中国的功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