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6章 壬辰倭乱(15)第一次平壤之战(上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6章壬辰倭乱(15)第一次平壤之战(上)(5.2K)

  至6月底,大明向朝鲜投入的兵力不过3500人,这么点人在朝鲜君臣眼中根本不能与倭寇抗衡,然而此刻大明朝廷是铁了心一定要拖下去了,不论朝鲜怎么请求派兵都只是给出模棱两可的答复。

  然而,辽阳副总兵衔的祖承训却不这么认为,他自持勇武,因此过去一直和人高马大的蒙古、女真部落作战,因此看不上身材瘦弱如猴子的日军。

  祖承训的出身并不好,宣德五年(1430年),宁远城(今辽宁兴城)筑成当年,原籍南直隶滁州的军卒祖庆因为在淮西活不下去才率全家老小迁居至此,至此祖氏开始在辽东繁衍。

  因为出身的问题,祖承训此人很迷信,此前又一次随李成梁出战女真前,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他此次会有大富贵,时祖承训不以为然。

  祖承训此人是李成梁家丁出身,虽然早有勇名,不过在众人皆悍勇的辽东军中也不是非常显眼。

  但是此战中他斩杀一名诸将束手无策的悍勇胡将,他也因为胆略过人且骁勇善战为李成梁看重,加封其为副总兵,正式开始了祖家明末升级副本。

  回去之后他便将那名算命先生接到身边以礼相待,此次出征朝鲜他也将其待在身边。

  据他的推算说7月初7是大胜的好日子,祖承训对此深信不疑。然而彼时正是朝鲜的雨季,朝鲜已经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了,道路湿滑泥泞不堪,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作为朝鲜都体察使的柳成龙和朝鲜都元帅的金命元都劝说其不要进兵,但是祖承训却不以然,甚至说“3万辽东铁骑足以破10万鞑子,我这3000兵马难道连2万倭寇都解决不了吗?”

  彼时的大明确实有资格自信,但是没想到“3万辽东铁骑破10万鞑子”的口号,在50年后竟然被大清反过来利用,喊出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宣传,反过来吓唬起明军来。

  恰逢此时,朝鲜官员们又开始作死。

  朝鲜平安道顺安郡郡守黄瑗传来消息,声称平壤的日军南下调走了大半,留在平壤的部队不过千余,平壤城头甚至已经看不到日军了。

  纵观两次万历朝鲜之役,你会发现朝鲜的上层官员总是怕自己的国家死的不彻底,在军国大事上忽悠起上面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知道顺安郡紧挨着平壤,本就是平壤的卫星城,照理来说他们获得的情报应该是最准确的,可是却在这个时候向李昖提供了错误的情报,其中的缘由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事实上,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是目前日军中最突出的部分,其后面黄海道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尚未扫清寰宇,加藤清正正与花房正幸一道负责咸镜道的扫荡工作。

  由于小早川隆景、蜂须

  请收藏:https://m.dd0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